有什么樣的教師,就有什么樣的教育;有什么樣的教育,就有什么樣的學生。教師明道、信道,就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著神圣使命。傳道首先自己要明道、信道!
古人語,“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苯處熓侨祟愳`魂的工程師、社會文明的推動者、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有什么樣的教師,就有什么樣的教育;有什么樣的教育,就有什么樣的學生;有什么樣的學生,就有什么樣的未來。教師明道、信道,就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也是教師的職業追求,立德樹人貴在保持本色、以身作則,以德立身、為人師表。教師職業和其他職業不同,其職業操守是最高的標準。正所謂,“師者,人之模范也”。教師以德立身,就要忠于黨的教育事業,樹立正確的事業觀,真正敬畏職業,不斷強化職業責任,端正職業態度,“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把“最大的愛”留在“三尺講臺”,把“最真的情”撒在“半畝方田”,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不負黨和人民的信任。同時,要積極弘揚高尚師德,力行師德規范,身有所正、言有所規、行有所止,成為學生“精神的領航者”,讓學生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接受教育,學會做人做事,健康成長成才。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绷暯娇倳浿赋,“扎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其中知識是根本基礎。學生往往可以原諒老師嚴厲刻板,但不能原諒老師學識淺薄!苯處熑绻麑I知識不扎實,教學必然沉悶無味、教之無效,學生必然消極失望、學之失趣。因此,“打鐵還需自身硬”,勇于練好基本功。以德立學,就要“聞道在先”,先受教育,主動加強自身建設,積極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在“因時而進”中獲得“有形的翅膀”,成為專業領域里的行家里手,更好地承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教師的學識高低與知識存量的多少成正比,而知識存量的多少取決于求學的深度、厚度和寬度,也取決于是否長期向學,是否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責任、一種境界。教師唯有以德立學,方可“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
教書育人是教師使命所在,為師之道重在追求真理、以德施教,淡漠名利、無私奉獻。教師是一個“良心活”,不是誰都可以勝任的,也不是誰想做就可以做好的。在教師崗位上,沒有悠閑自在的舒適和安逸,只有勤勞無悔的超越和奉獻;沒有敷衍塞責的懈怠和應付,只有全身投入的嚴謹和熱情;沒有轟轟烈烈的豪情和壯舉,只有踏踏實實的瑣碎和堅守。以德施教,就要遵循教書育人規律、學生成長規律,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統一,唱響主旋律,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同時,樹立對學生成長成才的強烈使命感和責任感,保持簡約平和的心態和積極進取的狀態,時時為工作而想,處處為工作而思,事事為育人而謀,認真履職踐責,用自己的品德修養來影響學生,用自己的學識智慧來激勵學生。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睘閹熤兰仁且粋自我成長之道,又是一個立德樹人之道。為師之道就要充滿教育情懷,秉持教育夢想,恪守師道尊嚴,真正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出積極的貢獻